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6|回复: 0

胡舒立《财经》事件:一次难得的管理“日全食”

[复制链接]
puyang 发表于 2009-10-14 2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闻胡舒立要离开《财经》重起炉灶,本网站上已经有了不少相关博文。很多对媒体不了解的网友也许不大明白此事的来龙去脉,不妨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虽然本站有资深网友不赞同打比喻的叙事方式,呵呵):
好比乔布斯一手打造了苹果公司之后,因为和投资方无法达成一致,于是率领全体研发、经营人员离开苹果,立志重新打造一个芒果公司。(这么一说,是不是立刻清楚了?呵呵。)
究其离职原因,还是为了“权”、“利”二字。决策之权、分配之权,杂志经营之利,以及组织经营以谁的利益为优先。毕竟,《财经》和苹果公司还是不一样的,因为《财经》是一个媒体,不仅要赚钱,还要或多或少担当一些客观报道事实真相的社会责任。纵观古今中外,为了这个理想,不少媒体人甘愿为此坐牢甚至献出生命的代价,这个即使在当今新闻较为自由的美国也不例外。当然,另一方面,胡舒立和乔布斯也不是一类人。这俩人我都没见过,不敢妄加评论,从媒体报道上看,乔布斯似乎比较自负,胡舒立似乎比较通达。
不少评论都觉得此事殊为可惜,财经投资方和胡舒立团队两败俱伤。我倒是觉得双方各有所得,求仁得仁,有何怨哉?既然到了今天分手的地步,显然双方都有各自格外看重的地方谈不拢。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
对于财经投资方来说,凭什么把组织的希望寄托在少数几个优秀明星员工身上?这简直违背了所有管理理论的告诫。组织的发展依赖于领导人的魅力,这样的组织很危险,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长痛不如短痛,另起炉灶,重新招募人才,这才是正途。再者说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成百上千的编辑记者、经营人员等着跳槽进《财经》呢。(加一句评论:任何时候最缺的都是伯乐。千里马随时随地都有。)
况且,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如果股东和董事会都不能决定企业未来方向,只能由职业经理人来决定,这种企业,古往今来未能长存。从胡舒立能够整建制带走团队一事来看,这个企业长期以来的实际控制人都是胡舒立,股东和董事会反而一直被边缘化了。我想,对于投资方来说,恐怕也有“我已经忍你很久了”的想法吧。拿古代政治做比方(抱歉,又一次打比喻),投资方的感觉想必和被架空的皇帝差不多,在心里一定是把胡舒立当作擅权专权的宰相,一直恨着呢。嗯,也许跟明神宗恨张居正差不多。退一万步说,即使你胡舒立不算职业经理人,也算作共同创业的投资者,大小事情为何不能和我共同商量?既然不能共事,和气分手也不为怪。
对于胡舒立来说,优秀的领导人到任何地方都可以鼓舞士气、凝聚团队,制定大政方针,带领团队勇猛实施,点石成金。不然为什么通用电气培养出的CEO到任何公司任职,公司股票当天就会大幅上扬?作为笔者的我,也亲眼看过优秀的领导到再烂的组织、手中有再烂的资源,都能险中求胜。再者说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资本、资金、背景,几万亿资金和强力人士都在瞎转悠等着投资机会呢,凭什么离了你就玩不转?稀缺的从来都是好的团队。
从这个意义上看,胡舒立恐怕和海尔的张瑞敏、TCL的李东生、美的的何享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年挂靠了一个名义上的大股东,实际一切都靠自己打拼。辛辛苦苦桃子种出来了,山上的名义股东却要下山来讨论归属权、支配权了。在法理上自己又不占理,有苦难言。还拿古代政治打比方:好比朱元璋一路血战统一全国,虽然当年打的是小明王的旗帜,可是小明王寸功未建,此时万万没有道理请小明王当皇帝,自己只安心做一个开国功臣。退一万步说,就算投资方当年的贡献也很大,最多封你个一字并肩王,许你广置良田歌姬,在家数钱养老,为何非要仗势屡上金殿和我争夺话事权?
所以说,现在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最看重的东西,为此付出一些代价又有什么可惜呢?天下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有所得、有所失,这很公平。投资方失去一支成熟的团队,胡舒立团队失去一个既有的品牌,这在企业管理史上根本就不稀奇,有太多企业都曾经遇到过这类事情了,管理学者们为此撰写的书籍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正如我前面分析的,这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公司治理结构不明晰的问题,在实业企业里司空见惯。《哈佛商业评论》上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不计其数,种种解决方案早都摆在那里。失去品牌、失去团队更算不上大问题。因此,在我看来,对于原投资方和胡舒立团队来说,完全不必摸着石头过河,盲人摸象。此时此刻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立刻订购《哈佛商业评论》全套过刊,坐下来日以继夜地阅读,从中汲取以往企业遇到此类事情的教训,了解管理学者们总结成百上千既有案例出来的经验和理论,迅速成长,庶几无忧。
对于我们这些对组织管理有兴趣的人来说,此次事件是一个上天赐予的礼物,多了一个验证管理理论的大好机会,简直就像一次日全食,一定不能错过。究竟是好的组织不必不应依赖个别员工,还是优秀领导人可以屡创佳绩,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个人觉得,此次事件也许会有这样几个可能的结局:
1、《财经》逐步没落,胡舒立的新刊逐渐成长;
2、《财经》稳定发展,胡舒立的新刊惨淡经营;
3、《财经》稳定发展,胡舒立的新刊异军突起;
4、《财经》逐步没落,胡舒立的新刊艰难求生;
5、各自经营一段时间以后,《财经》和胡舒立的新刊合并。
哪个结局的概率更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不知道坐在电脑前的您,是怎么看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