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林奇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并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1969年进入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到1990年5月辞去基金经理人的职务为止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
一直以来,我都是技术厌恶者。我个人的经验表明,不追赶潮流的人才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事实上,我所知道的绝大多数有名的投资者(首当其冲的就是沃伦·巴菲特)都是技术厌恶者,他们从来不买自己不了解情况的公司的股票,我也一样。
我认为“股价”是投资者所能找到的最没有价值的信息,却又是最容易找到的信息。
我赞同这个观点:公司收益迟早会影响到证券投资的成败,而今天、明天或者未来一周的股价波动只会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
我并不建议你仅仅因为喜欢在某家商店买东西就购买它的股票,也没有建议你仅仅因为某家厂商生产你最喜欢的产品或者因为你喜欢某家酒店的饭菜就购买它们的股票。喜欢一家商店、一件产品或者一家酒店是对一家公司产生兴趣的很好的理由,并且可以把它的股票列入你的研究名单,但这并不是购买该公司股票的充分理由。在你还没有对公司的收益前景、财务状况、竞争形势、发展计划等情况研究之前,千万不要购买它的股票。
如果你拥有一家零售业公司的股票,在分析它的情况时,另一个关键点是要确定该公司的扩张期是否即将结束——我把这称作是“最后的机会”。
你必须留意公司未来收益增长的来源以及何时它的发展速度会放慢。
那些赔钱的股票让我注意到很重要的一点是,你没有必要在所选择的每一只个股上都赚钱。依照我个人的经验,在我们所构造的资产组合中如果有60%的个股能够赚钱,这就是一个令人非常满意的资产组合了。
将1000美元投资于一只业绩很差的股票,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损失1000美元。而将1000美元投资于一只行情不错的股票,也许几年之后投资者可以赚到10000美元、15000美元,甚至20000美元。投资者只要挑选到少数几只业绩非常好的股票,就可以获得一生的投资成功,他们从这几只业绩不错的股票上赚到的钱会远远超过在那些差股票上遭受的损失。
指望依靠短线投资赚钱谋生就像指望依靠赛车、赌牌谋生一样,机会非常渺茫。
历史告诉我们,市价的回落(下降10%或者更多)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熊市行情(下降20%或更多)每隔6年就会出现一次。而市场崩溃的行情(下降30%或更多)从1929~1932年的大崩溃之后发生过5次。
当我回首这些往事时发现,很显然,学习历史和哲学比学习统计学对从事投资的帮助更大。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因此,一个受过严格量化教育的人在投资时往往会遭遇更大的不利。
如果认为华尔街的专家们都在拼命寻找购买前景看好股票的理由,那就是对华尔街的了解还是太少。基金管理者们最有可能寻找的是没买这类股票的理由。这样,他就可以在这种股票上涨时提供合适的理由来为自己没买的举动辩解。
事实上,当面临在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股票上大赚一笔和确保在一家已被认可的公司的股票上损失较少这两种选择时,无论是典型的共同基金管理人员、养老基金管理人员,还是公司资产组合管理人员,都会欣然选择后者。能赚大钱固然好,但在投资时更为重要的是当你的投资策略失败时,让自己的损失尽可能少一些。
我所希望购买的股票恰恰是传统的基金管理人员忽略的股票,换言之,我将继续尽可能地像一个业余投资者那样思考投资上的问题。
你没有必要在投资时搞得像一个机构投资者那样,如果你像一个机构投资者那样进行投资,你的业绩注定也会像一个机构投资者那样,而在很多情况下,机构投资者的业绩并不很出色。
坦白地讲,人们没有办法把投资与赌博完全分离开来并把其归到一个可以让我们安心的高雅类别中去,安全的放钱场所和不安全的放钱场所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直到20世纪后期,普通股票才最终获得了“谨慎投资”的称号(而在这之前人们纷纷斥责买股票跟在酒吧间里赌博没有什么区别),而恰恰就是在这个时期,被高估的市场使得购买股票更像赌博而不是投资。
从历史经验看,股票通常周期性地被看成是投资或者赌博,而且都是在不应该被这样认为的时候。通常在炒股的风险非常大时,人们更容易把它当成是一种谨慎的投资。
对于我来说,投资只是一种赌博。在此期间,你必须努力使结果向着有利于你的方向倾斜,而不用管它到底是大西洋城公司、标准普尔500指数还是债券市场。事实上,股票市场让我想起最多的就是明扑克游戏(stud poker)。
如果我购买的股票中有70%的走势与我预测的一样,我就很高兴了。但是如果有60%的走势与我预测的一样,我就会心存感激。因为只要预测成功60%的股票走势,就可以在华尔街创造一个让人羡慕的纪录。
很显然,购买股票已经成为一个值得进行的赌博——只要你懂得游戏的规则,并且只要你拥有股票,新的机会就会不断出现。由此我认为投资股票的获利机会远比纸牌游戏多,如果你拥有10只股票,赚钱的机会就会更大。
你可以在购买股票时只缴纳一半现金,在交易中这被称作“保证金购买”,但是每一次当你用保证金购买的股票的价格下跌时,你就必须在账户上存入更多的现金。但是,在买房子时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如果房子的市价下跌了,你不用拿出更多的现金,即使是房子坐落在萧条的石油产区。
因此,难怪人们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而在股票市场上赔钱——他们选房子时往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而选择股票时却只花几分钟的时间。事实上,他们在买微波炉时所花的时间也比选股票时多。
只将你能承受损失的资金投资到股票市场,并且要保证这笔损失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影响你的日常生活。
在智商测试中,最好的投资者的智商可能要比平均水平高10%,但要比最高的智商水平低3%。在我看来,真正的天才由于太沉醉于理论上的思考,因此他们的估计总是与股票的实际走势不相符,而股票的实际波动情况要比他们所想像的简单多了。
有能力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也很重要。华尔街的事情几乎没有清晰地摆在眼前的时候,当事态明朗化时,已经无利可图了。那种需要知道所有数据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这里不太适用。
人的本性让投资者们害怕股市里的计时器,这些粗心大意的投资者不断在三种情绪之间变化——关注股市行情;洋洋自得;放弃手中的股票——在股市下跌后或者经济看来已经衰退的时候,这些股票投资者就会变得对股市关注起来,在这种下跌的行情中,他们不能以低价购买好公司的股票。在他们以较高的价格购买股票之后就开始洋洋自得起来,因为他们的股票正在上涨。而这个时候,他们更应该对公司的情况给予充分的关注,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最后,他们的股票不断下跌直到跌至买价之下,他们决定放弃该股票,并且慌慌张张地就把股票给卖掉了。
一些人自诩为“长期投资者”,但这种状况只能维持到下一次大跌之前(或者是几乎没有赚到钱)。一旦股市大跌,他们很快就变成了短期投资者,在损失极大或者几乎不赚钱的情况下将股票全部抛出。在不断波动的股市中,人们很容易惊慌失措。
对病人来说,特效药就是可以药到病除的药;而对投资者来说的特效药,则是需要不断地服用才能让病情稳定的药。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对医生进行调查,我敢打赌,他们当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人购买了医药行业的股票,而绝大多数人投资了石油行业的股票;如果你对鞋店的老板进行调查,则结果可能是绝大多数人买了航空业而不是制鞋业的股票,反过来,航空工程师可能更多涉足的是制鞋业的股票。我不清楚为什么股票像草地那样:总是觉得别人的草坪更绿一些。
尽管购买一无所知的股票可能也会很幸运并获得丰厚的回报,但在我看来,他们是在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这就像马拉松运动员决定在雪橇比赛中捍卫自己的名誉一样。
一方面是专业人士对这个行业经营方式的看法,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对一件产品的关注。两方面的看法在选股时都很有用,但具体采用的方式却不一样。
在确定买卖处于所谓的周期性行业公司股票的时机方面,专业优势特别有帮助。
消费者的优势对于从更新、更小规模快速发展起来的成功公司,特别是处在零售行业中的这种公司很有帮助。令人高兴的是,在炒股时,无论利用哪一方面的优势,你都可以不受华尔街的常规分析的影响,形成你自己的一套股票分析方法。如果你依赖华尔街的专家,那么你将总是在事后才会得到有用的消息。
一旦我确定了特殊行业中的某一家公司,接下来,我就要把它归入六个基本类型中的一个:稳定缓慢增长型、大笨象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资产富余型,以及转型困境型。
在我的资产组合中,增长率为2%~3%的公司不是很多,因为如果公司的发展速度不很快的话,它的股票也不会涨得很快。如果收入的增长使公司变得很富有,那么,把时间浪费在稳定缓慢增长型的公司上面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笨象型公司
大笨象型的公司。这些拥有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巨型公司确实不是快速增长型公司,但是,它们的增长速度比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还要快些。它的走势图并不像特拉华州的地图那样平坦,但也不像珠穆朗玛峰那样陡峭。
通常情况下,在我购买了大笨象型股票后,如果它的股价上涨到30%~50%,我就会把它们卖掉,然后再对那些价格还没有上涨的大笨象型股票采取同样的做法。
我总是在自己的资产组合中保留一些大笨象型公司的股票,因为在经济衰退或者股市不景气时,其价格的相对稳定性总能给资产组合提供较好的保护。
快速增长型公司
快速增长型公司是我最喜欢投资的类型之一。这种公司的特点是规模小,年增长率为20%~25%,有活力,公司比较新。如果你仔细挑选,你就会发现,这类公司中蕴含着大量能涨10~40倍,甚至200倍的股票。如果资产组合比较小,你只需选对这类公司中的一两只股票就可以大发一笔。
快速增长型公司没有必要非得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我宁愿这种公司不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在缓慢增长型行业中,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不断发展的空间。
周期型公司
周期型公司是指销售收入和利润定期上涨或下跌的公司。在增长型行业中,公司只是不断在扩张;而在周期型行业中,公司的发展不断在扩张与收缩过程中循环。
汽车和航空公司、轮胎公司、钢铁公司以及化学公司都是周期型公司,甚至国防工业的行为也像周期型公司,因为它们的利润随不同执政党的变化而周期型地上涨与下降。
从衰退的经济环境进入繁荣的经济环境,周期型公司出现了周期型的复苏繁荣,其股价的上涨也比大笨象型公司快得多。
如果你在周期型公司处于衰退期时购买了它们的股票,你会很快损失掉一半多的投资,并且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你才会再次看到公司的繁荣。
周期型公司的股票是所有类型的公司中最容易被误解的股票。正是这类公司的股票最容易让粗心的投资者轻易投资,同时又让投资者认为它最安全。因为主要的周期型公司都是些大型的知名公司,因此,从本质上讲,它们与那些受人信赖的大笨象型公司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在股市不景气或者国民经济衰退时,如果大笨象型公司损失的资产是50%的话,那么,周期型公司损失掉的市值会达到80%。
资产富余型公司
资产富余型公司是任何一家经营你所知道的有价值资产的公司,而这种有价值的资产却被华尔街的专家忽视了。华尔街有如此众多的分析家和公司收购者,看起来不应该还有未被华尔街注意到的资产,但是请相信我,确实有这样的资产。投资资产富余型公司的股票可以利用地方优势来获得最大的回报。
转型困境型公司
转型困境型公司是那种已经受到沉重打击衰退了的企业,并且几乎要按照《破产法》第11章条款的规定申请破产保护。它们不是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它们是增长率为零的公司;它们不是会出现反弹的周期型公司,它们是即将破产的公司。
投资成功转型公司的好处在于,在所有类型的股票中,这类股票的涨跌情况受整个市场的影响最少。
我宁愿购买药品公司、饮料公司、剃须刀公司或者香烟公司的股票,也不愿购买玩具公司的股票。玩具厂商可以做出一个让每个孩子都喜爱的奇妙玩具,但每个孩子却只会买一个。8个月后,这个玩具就会被从架子上拿下来让位给新玩具,而这件玩具却是另外一家厂商生产的。
公司内部人员卖出本公司的股票通常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因而对此做出反应很愚蠢。在正常的情况下,内部人员出售本公司的股票并不是公司遇到麻烦的一个信号。经理们有很多理由可以卖出本公司的股票,他们可能需要现金来为自己的小孩支付学费或者买一幢新公寓或者还债。他们可能已经决定要购买其他的股票以使资产组合多样化。但是,内部人员购买本公司股票的原因却只有一个——他们认为股票的价格被低估了,并且最终它会上涨。
没有什么样的内幕消息能比公司的职员正在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更能证明一只股票的价值。一般来说,公司职员是自己公司股票的净卖方,通常他们的买卖比例是123。
当员工疯狂地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时,你至少可以肯定,这家公司在未来的半年内不会破产。当员工是自己公司股票的买者时,我敢打赌历史上不会有超过3家这样的公司在短期内就破产了。
如果有我不愿买的股票,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这种股票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关注,不论是在汽车里还是在市郊火车里都会听到人们谈论它,一般人通常会因为周围其他人的影响而买了它。
热门股票涨得很快——快得几乎让人不可思议,由于只有投资者的希望和稀薄的空气在支撑它,所以它跌得也很快。如果卖得不及时的话,你很快就会从赚钱变成了赔钱,因为当它下跌时,它不会慢慢地跌,也不会在跌到某一个你能脱身的价位时先停一下。
如果你要靠购买相继出现的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票过活的话,那么,很快你就得接受福利救济。
假如你有一个很好的主意,但却无法用专利或者“壁龛”来保护它,那么,当你获得成功时你就无法避免仿造者对你的侵害。对于商业而言,仿造是一种最文明的竞争形式。
另一类我避而不买的是被吹捧成“IBM第二”、“麦当劳第二”、“英特尔第二”或者“迪斯尼第二”之类公司的股票。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被吹捧成“某某公司第二”的公司从来都不会像某某公司做得那样出色,不管是百老汇、最畅销书籍、国家篮球协会还是华尔街,都不例外。
事实上,当人们把某一只股票吹成“某某股票第二”时,这表明不仅这只“某某第二”的股票牛气将尽,而且那只“某某股票”也将成为明日黄花。当其他的计算机公司被称为“IBM第二”时,你可能已经猜到IBM将会经历一段很差的时期,并且它确实经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