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7|回复: 0

中国新北斗卫星升空宣判欧洲“伽利略”死亡

[复制链接]
蓝色天际 发表于 2009-5-28 05: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新北斗卫星升空宣判欧洲“伽利略”死亡
西陆网    2009-05-26 15:28:24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陷入困境,不仅经费难以为继,连频率也被"北斗二代"优先占用。
  3月中旬,来自中国和欧洲航天部门的官员们行色匆匆,赶赴德国慕尼黑,就争执了半年的导航卫星放射频率"重叠"问题展开第二轮谈判。双方唇枪舌剑,激烈交锋。欧方官员以频率是从美国人手里花"血本"获得,而且欧洲人的"伽利略"系统早已按此频率进行技术设计现已无法修改为由,力压中国"北斗"二号系统"搬迁"到其他频道上;中方则依据国际上通行的卫星发射频率原则--"谁先用谁先得"的"所有权取得",对自己的权益寸步不让,对欧方的要求据理力争。会谈最终毫无进展,等待下一轮谈判
  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事上,中国和欧洲从最初的合作,逐步走向竞争,反映了中欧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战略利益冲突,而冲突背后,则揭示了欧洲一直以来对华所抱持的傲慢和排斥心态。关于这场并不为国内人所熟知的争执,其实由来已久,要厘清来龙去脉,还得从最开始的中欧合作签约谈起。
  蜜月期(2003年-2004年)中欧优势互补 反对单极世界
  2003年的欧洲,处处弥漫着反美反战情绪。美国执意执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欧洲人感受到了"单极世界"引起的潜在危险。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建立"多极化世界",他的呼声得到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的坚决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决定把中国纳入欧盟 2002年就已启动的"伽利略"计划中,中国成为第一个非欧盟的参与国。消息传开,震惊美国。
  一直以来,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民用导航领域独步天下,即便同时代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与之竞争,但"格洛纳斯"年久失修,导航卫星残缺不全,早已淡出国际市场,根本不具备与GPS一比高下的能力。欧盟发起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计划,被认为是结束美国"独霸"局面的最有力挑战。按设计,"伽利略"将一共由30颗"中轨道"和"静轨道"导航卫星覆盖全球,其定位精度超过了GPS,在兼容性和精确度等设计方面也优于GPS。为了打破GPS的垄断地位,"伽利略"的"公共管理服务"系统拟使用的频率故意选择了与美国GPS相近的频率,这样的安排有可能冲淡GPS的频道效果,令美国人坐立不安。
  中国的"北斗"卫星依照"谁先用谁先得"的原则,已使用了原本"伽利略"系统计划使用的频率。
  早在几年前,中国在区域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上已有长足发展,2000年相继发射了两颗静地轨道的导航实验卫星,2003年4月又发射了第三颗"静轨道"卫星,基本形成了覆盖全中国的区域导航和定位系统,这一系统被称为"北斗"一号。
  当时的"北斗"系统尚属实验开发阶段,其技术参数落后于GPS,也落后于2002年欧盟决定启动的"伽利略"系统,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北斗"一号只属于区域性,其商用价值并不高。在这样背景下,欧洲人主动"邀请"中方加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方欣然受之,双方一拍即合。
  欧洲把中国纳入,不仅使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赚足了政治资本,也使"伽利略"计划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得到极大缓解,更给"伽利略"进入中国诱人的市场打下了基础。2003年底,在中方实际完成了区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之后,中欧草签合作协议。2004年中欧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中方承诺投入 2。3亿欧元的巨额资金,第一笔7000万欧元的款项很快就打到欧方账户上。
  中国与欧盟合作,既有战略利益也有实际的好处。有人评论,中欧在高端技术上的合作,实质上打破了美国主导的欧洲对华武器禁运,也相当于废弃了针对中国这样特定国家的欧美武器贸易条例(ITAR),为最终从法律层面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撕开了一个口子。由于卫星导航在现代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美国甚至扬言,美国如感觉受到威胁,则有权击毁"伽利略"卫星。
  
   欧洲“伽利略”计划强势出击打破GPS垄断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美国的GPS出尽风头。利用GPS系统提供定位的导弹或战斗机可以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这给欧洲国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欧洲国家为了减少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同时也为了在未来的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上分一杯羹,决定发展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经过长达 3年的论证,2002年3月,欧盟15国交通部长会议一致决定,启动“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
  “伽利略”计划的总投资预计为36亿欧元,由分布在3个轨道上的30颗卫星组成。该系统与GPS类似,可以向全球任何地点提供精确定位信号。由于“伽利略”系统主要针对民用市场,因此在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就把为民用领域的客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放在了首要位置。与美国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统可以为民用客户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其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米,而GPS只能达到10米。
  按照计划,第一颗用于测试的卫星将于今年年底在白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基地发射升空,2006年“伽利略”系统即可进行正式部署,2008年整个系统完工,正式为客户提供商业服务。
  “伽利略”系统主要用于民用领域,而且面对的是GPS这个运行超过20年的市场垄断者,其市场开发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伽利略”计划采用开放合作的模式,通过吸收合作伙伴来扩大市场份额。中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中国庞大的潜在用户群对于确保“伽利略”系统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欧洲的视线。
  2000年,“伽利略”计划提出不久,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德帕拉西奥在与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会晤时就表示希望中国参与“伽利略”计划,得到了中国的积极回应。随后,中国同欧盟签署协议,在北京成立了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加强国内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双边交流。而为了落实中方的责任与义务,中国成立了由多家公司参股的“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国内的总承包商负责协调国内的相关单位和公司,完成中国在“伽利略”计划中所承担的任务。
  中国加入“伽利略”计划,对双方都是好事。从欧洲方面看,欧洲希望成为未来世界独立的一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与中国在空间技术上的合作,可以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一定的牵制,所以在“伽利略”计划的合作中欧洲表现得更主动。
  而中国通过合作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中国将向“伽利略”计划投资2亿欧元,根据比例获取相应收益。同时中国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运作过程中可以提升本国的技术,学习市场开发的经验,为本国开发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精度等有重大改进
    资料图:去年11月,两年一度的珠海航展已盛装开幕,一批新研制的航空航天产品精彩亮相,备受观众关注。图为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定位系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展区展出。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康宁今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G2的发射成功,将进一步加固提升正在运行的北斗一代功能,对用户在网使用和北斗导航推广,无疑都是福音。
  十五日凌晨,中国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自两年前首颗北斗卫星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送入太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
  赵康宁表示,“北斗”是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有关机构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四大核心供应商之一。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总体建设规划,中国在二00三年正式开通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即北斗一代,成为继GPS、GLONASS之后,能够独立提供服务的三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赵康宁透露,北斗一代开通应用五年多来,系统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及时提供了导航定位、数字短信及精确授时服务。在去年四川抗震救灾中建立奇功至今仍记忆犹新。目前入网注册用户四万多,近一、二年内规划新增用户数超过十万,应用覆盖了水利电力、海洋渔业、交通运输、国土测绘、气象预报、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牵引促进了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地理信息等相关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他介绍,北斗二代将是北斗一代的延续和拓展。目前正在组网建设的北斗二代不仅完全继承兼容北斗一代,在用户容量、服务区域、动态性能、定位精度和使用方式上将有重大改进和提高。COMPASS-G2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开始工作 ,既是对北斗一代系统性能的加固,也是对国人北斗信念的再提升。
  谈到正在组网的北斗二代系统和将要建设的北斗全球系统,赵康宁认为,尽管目前的“北斗”还处在成长期,但中国北斗的设计理念和服务模式为全球卫星导航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中国独创的汇集有源无源方式,兼备定位、报告、授时功能,开辟了卫星导航集成应用新途径。与此同时,中国北斗操作者也一直在与GPS、GLONASS及伽利略系统进行卫星频率共用磋商,探讨实现兼容与互操作的有效途径并取得进展。
  赵康宁最后表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已经部署了在完善分理服务和市场运营基础上,继续推行“无偿使用”优惠措施,并加大行业推广和政府采购支持力度,使北斗在全社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推广。同时,作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主要管理单位,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将会一如既往做好北斗系统运行和应用服务工作,积极统筹调配系统资源、确保卫星导航使用安全及风险规避。
  
中国今日成功发射第2颗"北斗2代"导航卫星


  4月15日0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COMPASS-G2),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 Bei Dou)建设计划中的第二颗组网卫星,是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可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我国已建成的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实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次发射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16次飞行。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刚 李清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